Skip to content

这个牌子面包的含盐量比我走过的路都多!(吃一片相当于吃一包薯条啦)

吃一片面包片是很多澳人早餐的选择,根据一项研究表明,一些“健康”的面包片产品含有的盐分是炸薯条的两倍,或许并不健康。 《时代报》21日报道,悉尼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George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的研究人员在过去7年里对近1500种面包片产品,包括烤面包、松脆饼、扁面包等进行调查,发现标上“健康”选择的面包片其实含有高盐分,其中两片烤面包所含的盐分就超过了每日应摄取盐分的1/3。 其中最令人担心的产品是施沃布面包(Schwob's Dark Rye),每片面包(70克)约含有1.2克盐分,这甚至超过一些炸薯条的两倍。 研究作者法兰德(Clare Farrand)表示,“盐分摄入量过多会增加高血压、中风及冠心病的得病率,所以这一发现令人担心,也使家庭在选择健康饮食时需要重新作出选择。” Alarming levels of salt found in 'healthy' breads, say researchers Just one slice of a seemingly "healthy" bread in the supermarket can contain double the typical amount of salt…

Read more

组团跑到中国来抢生源?!(54所澳洲私立高中一起到祖国去招生,学费还不便宜哦)

上周末,54所澳洲私立学将齐赴中国招生,部分学校的学费甚至高达$4万,比本土学生贵上$1万多。 此前,已经有3所学校在中国东部各省市进行了为期2周的宣传,包括Kincoppal-Rose Bay、Knox Grammar和Geelong College,校长和国际留学生部门负责人纷纷出动。 本周末,众多澳洲私立学校又将奔赴广州、香港、哈尔滨、北京和上海等地,展开宣传,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来澳就读。 虽然赴中国宣传的目的之一是招揽优秀学生、促进学术发展,但收取高昂学费、增加收入也是重要因素。近些年来,从中国赴澳洲留学的学生日益增多,他们的学费也成了当地政府的重要补贴来源之一。 Kincoppal-Rose Bay女子学校位于悉尼,国际留学生的学费高达$4.01万,比澳洲本土学生高$1.1万。政府$4179的补贴超出后,国际留学生每年就要额外付逾$7000的费用。如果算上寄宿等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个国际留学生每年就要缴纳$7万。 Private schools go to China to lure $40,000 fee-paying students If you're wondering why 54 private schools are on a recruitment drive in China this weekend – when most have long waiting lists and places…

Read more

宝莱坞兄弟们对川普的留学新政表示担心(看来会有更多的印度兄弟涌入澳洲)

川普的上台,除了引起美国本土的各种吐槽以外,对美国的教育产业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这不,印度兄弟们也开始担心了~~ 拉乎尔·科利是印度南部钦奈市的大学毕业生,主修工程学。他已经获得美国密西根技术大学的录取,去那里攻读数据分析硕士学位,他为此感到高兴。 科利所追求的是几十年来成千上万的印度学子所追求的梦想,这就是到美国大学读书,在美国工作几年,有些人选择在美国定居。 但在去年11月,科利放弃了到美国深造的计划,转而选择了爱尔兰一所大学。 促使他做出计划改变的主要担心是,他在美国支付了巨额的教育费用之后,川普总统有关保护美国人的就业的强硬言论是否会使他难以在美国找到工作? 科利说,他在美国大学的很多印度朋友要他别去美国,说在就业市场上的招聘人员跟他们说,新的就业职位要首选美国公民。 他说:“在川普当总统之前,他们欢迎我前往美国。但在川普当选总统之后,他们有了另一套说法。他们说:‘再好好想想你的决定。我可不想建议你去美国。你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家试试?’” 科利不是唯一改变主意不要前往美国深造的印度人。多年来,美国一直是印度学生出国深造的首选目的地。美国的大学吸引了印度最优秀的学生。 近年来,美国大学招收的印度学生增加。在美国的大学当中,印度学生是外国学生的第二大群体。去年有20多万印度学生在美国大学就学。印度的优质大学不多,迫使很多印度学生选择到国外去读大学本科或研究生。 多年来,总部设在钦奈的普莱斯顿教育咨询机构把前往咨询的大部分学生送往美国大学。但是,该咨询机构的主主任伊拉雅·巴拉提发现,如今有高达百分之四十的学生甚至在得到美国大学录取之后还是选择前往爱尔兰,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的大学就读。 巴拉提说,“这在市场上被称作川普效应。这些要出国深造的人不愿意把美国作为一个选项了。” 他指出,印度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美国越来越不放心。印度的学生父母通常要花费上万美元送他们的孩子到美国接受教育。他们担心,川普行政当局有可能改变政策,使印度学生难以留在美国工作。 巴拉提说,印度大部分出国留学的人是学软件工程,因此很多人选择到爱尔兰去留学。如今爱尔兰已经成为欧洲信息技术的一个中心,而且最近放宽了政策,准许留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留下来在爱尔兰工作两年而不是一年。 对安全的担心 印度留学生担心的不仅仅是就业。如今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及其父母担心,美国的反移民言论此伏彼起,美国对外国学生来说是否仍然安全,是否欢迎外国学生。 上个星期,堪萨斯州发生枪击事件,两名印度工程师被打死。这一事件增强了印度人的这类担心。美国当局正在调查那一枪击事件是否是仇恨犯罪行为。据信开枪杀人的是美国海军的一个退伍军人。他在开枪时高喊,“滚出美国”。印度媒体广泛报道了其中一个被打死的人。 经营总部设在新德里的大学咨询公司FutureWroks的卡维塔·辛格接到的一些有关美国的问题过去很少有人问起,比如:“美国大学的校园环境将会怎么样?”“那里的环境是否会变化,是否会跟过去不一样?” 辛格说,这类担心在计划到美国读本科的印度学生当中尤其普遍。这些学生都来自富裕家庭,能够为他们支付得起昂贵的学费。他们一般不想留在美国工作,但担心美国的学校环境可能变得更有敌对性。 辛格说:“一些人甚至说,我们只想到投票给民主党的美国东海岸或西海岸的大学去,不想去美国中部的大学。”辛格本人在美国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印度的留学咨询机构说,很多要到美国读研究生的学生都在观望在川普行政当局有关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和工作签证的政策会如何展开。 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到美国留学的前景感到沮丧,其中包括施拉达·谷拉提。谷拉提是在德里大学学院的一个理科本科生。她对在美国的就业前景不感到担心,并说如果有机会,她还是想到美国求学。 她说,关键问题是美国的教育质量高,“美国有很多好大学,名列全世界前50名、100名的好大学都在美国,不在印度”。 印度的留学咨询机构也都一致认为,美国拥有许多世界顶尖的好大学,因此将继续吸引很多印度学生。美国的常青藤大学和其他顶尖的大学的光芒不会暗淡下来。但是,美国其他大学是否也是如此就难说了。

Read more

今天要好好探讨一下,在澳洲,到底是喝牛奶还是喝豆奶?(超市里各种植物性奶那么多到底怎么喝)

迈高乳业(Murray Goulburn)危机激发消费者同情澳洲奶农,大量购买牛奶。 不过,“替代奶类”销售量也在增长。最新调查显示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这类产品。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目前澳洲超市有多种植物奶类出售,包括豆奶、杏仁奶、椰子奶、榛 子奶、米浆、燕麦奶和澳洲坚果奶。 美国商业调查机构宜必思(IBISWorld)分析师马格纳(Lauren Magner)表示:“随着乳糖不 耐受患者增加,现在人们越来越流行不喝牛奶。” 马格纳正在调查替代奶类市场的崛起,尤其是豆奶和杏仁奶。预计这一行业市值会达到1.5亿澳元。 “替代奶类越来越受欢迎,最近5年销售量增长得很快。我们估计过去5年里面年均增长率达到 6%。” 澳洲牛奶销量比其他西方国家更高。澳洲乳业协会(Dairy Australia)数据显示,澳洲消费者 每人每年平均购买105升鲜奶。 澳洲乳业协会营养师及分析师罗宾逊(Blake Robinson)否认植物奶类越来越受欢迎。 “过去几年内,非牛奶类市场仅有少量增长。” “超市货架上的植物奶类可能种类繁多,让你觉得它们在增长,但数据显示很少澳洲人会用植 物奶类替代牛奶。” “《澳洲健康调查》(Australian Health Survey)数据显示,将近七成澳洲人饮用牛奶,而饮 用替代产品的仅有三成。” 两大超市巨头Woolworths和Coles出于“商业机密”原因,并未透露牛奶和替代奶类的对比数字。 在墨尔本有越来越多咖啡厅标榜使用植物奶类。 不过,澳洲营养师协会(Dietitian'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营养师麦马斯特(Tim McMaster)表示,植物牛奶宣传“更为健康”,这种现象值得消费者留意。 “答案并非直截了当。” “牛奶在营养价值上应该是最高的,包含10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 “替代奶类的能量含量更少,不过所含脂肪也较少。” “但大部分替代奶类所含的蛋白质和钙质都比较少,有些甚至不含钙质。” 目前大部分替代奶类都额外添加营养成分,希望在健康价值上能与牛奶抗衡。 麦马斯特表示:“在所有牛奶替代品中,豆奶推出时间最长,营养价值也是最高,最接近牛奶 的营养成分。” Plant-based alternative milk…

Read more

提醒在国内的亲友这些抗生素有副作用,不要乱吃(看来在澳洲求着医生开处方还真是事出有因)

加拿大卫生部近日对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的副作用表示担忧,称在极少数情况下该类药物不论口服还是注射都可能引发严重致残性副作用。   氟喹诺酮临床用于治疗尿路、肠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软组织、腹腔、骨关节等感染,常见药品包括: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ro)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Avelox)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诺氟沙星Norfloxacin   氧氟沙星Ofloxacin   2008年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加拿大卫生部就要求药商在氟喹诺酮类药品包装上明确标注药品可能引起跟腱断裂。   加拿大卫生部称新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药品副作用还包括周围神经病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导致焦虑、眩晕。不良反应可能在服药几小时后或者几周后出现。   卫生部正与药商商讨将这些副作用标注在药品标签上。   卫生部还建议服药的病人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尽快咨询医生。 Health Canada expands warning for some antibiotics A class of antibiotics called fluoroquinolones are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persistent or disabling side-effects in rare cases, according…

Read more

各位住在墨尔本的盆友水务局让你们速战速决滴洗澡,因为这样可以省下一大啊啊啊笔水费!Really?猜,你的Bill能省多少?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水务机构呼吁墨尔本的居民缩短洗澡时间,因为这样每年可以节省150澳元水费。另外,由于担忧用水过多,维州居民也被告诫给花园浇水要“更精明一些”。 据悉,在暖和、蒸发程度较高的天气下,居民给花园浇水的用水量达到1/3,成为家庭用水中最大的一部分,甚至超过了洗澡的用水量。而从去年12月份开始,居民洗澡的平均时间为6分半钟,比此前干旱时期建议的4分钟要长。 东南水务公司(South East Water)的代理客户经理罗宾孙(Sharon Robinson)表示,夏天居民用水增多并不意外,但也有很多方式可以节约用水。他指出,使用每小时用水900升的洒水用具,每天给花园浇水45分钟,会让家庭的水费翻倍。但使用高效的洒水系统,每天早晚浇水一次,则可以节省许多费用。另外,一个4人家庭如果缩短洗澡时间,每年的水费可以节省150澳元。 上一财年,维州家庭平均每人的日均用水量为166升,是自2007-08年以来最高的。水务厅长内维尔(Lisa Neville)表示,虽然维州家庭人均用水量与20年前相比有所减少,但居民节约用水问题仍有“很大空间”。 Take shorter showers, Melbourne households told MELBOURNE households have been urged to take shorter showers — with water authorities saying it could save families up to $150 a year. Victorians have also…

Read more

针对初中生的性教育,我只服美利坚教材!(想想自己那时候的生理卫生课就是假老师上的假课)为人父母,都要武装起来了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旧金山库比蒂诺联合学区(CUSD)正征集社区对于新一年度教材的意见,针对七年级生的性教育内容特别引起争议。课程除教导不同的性取向以外,还介绍“口交”(Oral Sex)、“阴道交”(Vaginal Sex),甚至“肛交”(Anal Sex)等不同性行为方式(Types of Sex),这些内容在社区引起讨论,不少家长更已决定要求孩子在上到此内容时“opt out”(选择退出)。 七年级生约为12至13岁。依照新课程的内容讨论方式,将提及口交、阴道交、肛交,以及禁欲(No sex/ abstinence),并介绍不同选择可能得到性病与怀孕的关系。另外,也提及“为什么口交会怀孕?”“为什么有人会因肛交而怀孕?”“如果女生没有避孕,为什么不是每次都会怀孕?”等问题 华人家长张茜指出,这次的性教育内容实在“太早了一点”,如果单纯介绍人的身体、生理或者如何避免怀孕,都可以接受;但直接提到三种性交方式,好像有些超过。特别是教材将三种性交方式对比怀孕的机会,令人担心青少年更可能会为不想要怀孕,而选择非传统方式,“我认为很误导。” 她说,在国内读中学时也会教性教育,介绍身体的变化,但不会详述男女“交往”的细节。看到女儿将来的课程,觉得太露骨,将选择退出,跳过课程。 另一位家长Alex也说,美国本来就比较开放,“但对于12、13岁的学生,有必要连肛交都教吗?”他认为,这些可能是学校对于性取向不同者争取尊重、平权的一环,只是后果可能造成性的过度开放。 库比蒂诺联合学区委员潘欣欣当地时间19日指出,去年1月通过新法案,要求加州所有的公立学校都要提供“公正不偏”的性教育、尊重每个人的性顷向、并介绍霸凌的处理方式,也因此有了这次的新教材。教材的建议教法,包括男女学生在一起,以小组讨论性议题,“有些家长认为这样比较前卫一点。” 她说,有的学区已经决定采用这套新教材,库市学区则正在征集意见中,预计下个月讨论。到时若社区反应不佳,学区可以选择其他教材;若是学区通过,学生还是可以选择退出,跳过课程,在图书馆自修。 长大后才知道有些知识早点知道比晚点知道要好!但是有些知识还是晚点知道比较妙~~~(摊手)不知道澳洲这边的中学性教育课程是怎么个教法儿?! Sex Education Young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lead healthy lives. Providing them with honest, age appropriate comprehensive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is a key…

Read more

你以为悉尼就不堵车么?笑话!一年12个月累计有一个月堵在路上!墨尔本你服不服?全澳所有的King Street都最堵

据《9News》报道,悉尼已经成为澳洲最拥挤的城市,每名司机每年花在路上的时间多达四个星期。 Tom Tom公司发布的交通指数报告显示,澳洲正在赶超世界平均交通拥挤水平,自2008年起道路上的汽车数量已增长了35%,而全球平均增长水平是23%。 报告指出,悉尼的交通情况比巴黎、纽约和柏林还差,高峰时段司机平均要在路上多花41分钟。 在悉尼东部,自2008年以来交通拥堵情况增长了39%。墨尔本、卧龙岗和黄金海岸的交通拥堵情况自去年以来增长了4%,珀斯的交通阻塞自2014年以来一直持平。 Hobart 2008年以来的交通流量增长了32%,布里斯班28%,阿德莱德27%。 Tom Tom亚太地区销售副总裁Phil Allen表示,今年的报告明显在提醒澳洲人高峰时段该考虑其他交通方式了。 Sydney is congestion capital of Australasia - and even New York's road network is faster Sydney has the unenviable title of Australasia's most congested city after a report from a…

Read more

咳咳,新版10元澳币长这样!!(提前安利一下,免得以为自己收到了假币)

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澳储行公布了10澳元纸币的新设计。 澳储行行长Philip Lowe表示,“新版10澳元纸币的设计主要是纪念两位著名的澳洲作家,Dame Mary Gilmore和AB ‘Banjo’ Paterson。他们的杰作通过几个设计元素在纸币上呈现,包括透明区的钢笔尖以及他们诗作的摘录缩影。” 新版10澳元纸币将从2017年9月开始发行。 新版纸币采用了最新的防伪措施,跟去年发行的5澳元纸币类似,都有纵贯上下的透明区和带颜色变化效果的图案。 澳洲不同面值纸币上的金合欢和小鸟的种类也是不同的,10澳元纸币上是Bramble Wattle(胜利金合欢)和葵花凤头鹦鹉。 The design of Australia’s new $10 banknote has been revealed. “The $10 banknote celebrates two famous Australian writers, Dame Mary Gilmore and AB ‘Banjo’ Paterson,” says Reserve Bank…

Read more

花200万让孩子进入这些学校的唯一好处就是让孩子接触有钱人家的孩子

费法斯传媒分析了2016年Domain的学区报告数据并结合今年的新州高考(HSC)成绩,结果发现悉尼20所顶尖公立学校的学区房价平均飙升7%,其中麦凯乐(Mackella)、史卓菲(Strathfield)和威乐比区(Willoughby)的房价达到200万元。切尔滕纳姆女校(Cheltenham Girls)附近的中位房价上涨了15.5%,达170万元。

Read mo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