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的雅思口语与众不同
如何搜集雅思口语话题、丰富自己的表达、避免与他人雷同等令很多雅思考友头痛,颈笔者总结,在准备口语考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大问题: 其一,面对很多话题,同学们只能说出寥寥数语,而且绝大多数同学所说的内容基本雷同。如a famous animal in China,中国学生的标准答案就是panda,而且关于panda,同学们除了说出It has white body and black eyes或者It's cute之外,几乎没有区别于其他同学的内容。 其二,在面对相当数量的话题时,同学们感到无话可说。例如a wedding you have attended,很多同学称自己没有参加过任何婚礼,导致在考场上语塞。 首先,同学们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雅思口语中未必一定要说真话。因为通常,真话是我们根本就不了解这个话题,就算能说出来,恐怕和其他学生也差不多,是一个既无趣又单调的答案。这样一个答案,在雅思考试中肯定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所以,只要答案是合情合理,前后不矛盾,我们就可以使用。总之,在谈话中,我们要做的只是一个忠实的story teller。 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我们就可以着手准备素材了。在这里谈几个准备的方法。 首先要学会做有心人,平时和同学、朋友聊天,要多注意收集他人的人生经历。比如一个同学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去云南游玩的经历,即便你本人没有去过云南,也可以把这一段话改编成一段出色的雅思口语trip题答案; 其次,如果确实对于某个话题感到无话可说。我们可以借助现在最为发达的网络平台来寻找答案。例如在准备describe a park这道题目的时候,南京同学往往会将目标锁定在Xuan Wuhu lake park上,所以我们会听到许多同学描述完全相同的事物,如There's a zoo indside of it, and there're different kinds of animal in…
雅思口语考试的三个阶段
雅思口语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特色。第一阶段为introduction,考官在确认考生的身份后会询问一些关于学习、工作、家乡、兴趣爱好等熟悉的话题,时间为4-5分钟;第二阶段为individual long turn,考官随机抽取一张题目卡(topic card),考生准备一分钟,然后就该题目进行1-2分钟的个人陈述;第3阶段为two-way discussion,考官和考生围绕第二阶段的话题进行4-5分钟的交谈,但考官询问的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增加。 从口试的形式可以看出,考官着重考察考生的交际能力。具体而言,考官将会在流利程度(fluency)、语法(grammar)、词汇(vocabulary)和语音(pronunciation)四个方面对考生进行评估,四项比重相当,三个部分在总分中的比重也相同。 第一阶段:与考官聊天 备考第一阶段的关键在于熟练和自然,考生应尽量熟悉该阶段的话题,并能针对每个题目自然而流畅的进行回答。回答时切记不要只回答yes或者no,或者很简短的答案,要主动的去提供附加信息,以表示自己愿意并且能够进行交流。第一阶段的话题和具体的题目可以在网上找到,建议两者结合使用,以求全面。整个第一阶段就像朋友间的聊天一样,考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适应考官的口音和节奏,并放松自己,尽快进入状态。 第二阶段:精心准备话题 第二阶段的题目卡较多,内容较广泛。考生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在精心准备几个典型题目的同时,对其他题目也稍加准备,以免考试时遇到陌生题目手忙脚乱。由于第二阶段准备时间有限,只有1分钟,因此在拿到题目卡后应该在几秒钟内迅速做出决策,确定自己说什么,然后利用剩下的时间在考官提供的草稿纸上做点笔记。在做个人陈述时是可以参考笔记的。如果拿到的题目卡是事先准备过的,也要再仔细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子话题,看跟自己准备的题目是否有出入,并在笔记上做点提纲,以避免给考官留下背诵文稿的印象。 第三阶段:提出观点并证明 第三阶段的题目总的来说是围绕第二阶段的话题来进行的,比如,如果第二部分要求考生描述喜欢的一个房间或公寓,那第三部分问题会紧紧围绕住宿和生活方式这样的主题的。 由于问题有了广度和深度,回答起来也就不是那么容易,有些问题可能考生用中文都没有考虑过,更别说用英文来讨论了。在准备第三阶段时,有必要先了解问题的风格和类型。一般而言,第三阶段的题目通常包含描述变化(中国住房近20年的变化)、做比较(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做预测(将来交通方式会有何发展)、提出解决方案(如何解决环保问题)以及陈述个人意见(网络对阅读习惯有何冲击)等。但不管类型如何,考生可先给出一个见解(opinion),然后进行证明,论证方法颇似写作。在词汇方面,由于该阶段属于formal discussion,因此措辞上尽量正式点,在词汇和句型的选择上可以借鉴写作的做法。就话题而言,由于该阶段涵盖的多为issue,如social change,family,tradition,culture,environmental problems,media等等,考生可在平时多阅读英文报纸或杂志,并不妨观看CCTV9的一些关于中国风土人情、传统历史的节目,这对备考第三阶段大有裨益 最后谈一下口语中的四个评分标准,前3个在介绍3个阶段的备考是都有所提及,惟独语音没有涉及到。语音主要指发音和音调,并不涉及口音。考生不必担心自己口音偏向美音,因为美音也好,英音也好,都是英语的一种口音,不是考官考察的对象。考生应该把注意力放到改善自己的发音上来,争取从语音,即元音、辅音练起,纠正单词的发音,并最终模仿标准的英美语调。
中国考生最常犯的6个雅思口语错误
中国考生的口语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发音,口音,流利度欠缺等,但是其实最为严重的是,很多中国学生自创中式表达,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式英语(论坛)(Chinglish)。其实很多人已经对一些非常popular的中式英语耳熟能详,比如说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等等,但是还是有很多错误的英语句子是中国学生没有意识到,而且经常犯的错误。 1.I very much like David Beckham 其实这种说法还是比较普遍的。Very 虽说是个副词,但是并不能像一般的副词一样,放在副词前面修饰动词,所以very有自己独特的用法。这句话正确的写法是:I like David Beckham very much.. 但是老外更习惯于说 I am a huge fan of David Beckham; I am insanely crazy about him; I could think of nobody that tops him;…
赢战口语:六大死穴及对治方法
现在在雅思考生的人群中,有一个很明显的雅思趋势,那就是高中生所占的人群比例呈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暑假期间,基本上一个班里面会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都是高中生。这当中,有人是想要马上考雅思的,有人则是想要通过雅思先提高自己的英文成绩。总之,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雅思考生当中高中生所占的比例增加了很多。那么,高中生的英语特点跟大学生或者是成人考生有着比较大的区别。有人说,高中生英文不如大学生,其实并不见得如此。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相比来说,大多数高中生的英语基础比较扎实,对英语兴趣较为浓厚,因为这毕竟是高考中占150分的一门考试,但是同时高中生也体现出了很多的问题。在此,考试研究中心口语组的专家将这些问题从大体上归为了六类,并且针对高中生的每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 死穴一:缺乏练习 首先,我们需要先清楚的了解口语是一门非常特殊的科目。无论是刚刚开始接触英文不久的初学者还是学习英文很多年的大学专八毕业生,其实从口语角度来说,很多人都几乎是在同一条起跑线。如果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到高中,在这12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教育制度只是着重于单词的记忆,语法的学习,或者是阅读练习,并没有任何的口语练习。就算是一周偶尔几次的口语课和英语角,也是一个外教对应着几十个学生,恐怕学生们很难找到什么机会真正的去张开嘴去练习。所以,高中生首先要放正心态,不要一开始就有一种自卑感,而是应该抱着同样的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和学习口语,不应该害怕说错,而是应该正视自己的口语问题,因为只有说错,才能进行改正,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口语才能提高。 死穴二:对难单词的倾向与偏爱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到了高中阶段,中国学生已经学习和积累了不少难的单词,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高中生更多的是强调用一些非常难的单词来表达意思,并且会花很多时间来想自己所说的话的语法是否正确。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口语。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些误区的存在,所以说才会导致雅思考试中中国考生分数偏低的原因。这里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建议考生在口语中舍弃难的单词,任何意思尽量用越简单的单词越好,这样一来,才能够正确的表达意思。这里推荐大家多学习一些phrasal verbs,比如说screw up, piss off, blow away等。如果大家看美剧的话,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词组,而不是什么高深的单词。 死穴三:发音 于考官来说,最reliable的评价考生口语的方法就是发音。无论考生用什么再难的单词和语法,只要发音有问题,恐怕在考官的眼里,分数肯定不会很高。高中生的发音存在较多的弊病,尤其是元音,这可能与老师的教学有很大关系,所以很多错误的发音在学生们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了很多年。因此,与其花很多的时间去功克单词和语法,不如把时间更有效的投入到发音上。这里考试研究中心建议考生们每天花大约半小时的时间去练习自己的英文发音。尤其是元音,因为大多数中国考生的元音发音有很大的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外国人(外教)来帮助纠正发音。 死穴四:口语词组与句式 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所以中国学生从来就没有学过口语当中常用的词组与句式。因为这些词组句式的缺乏,导致了很多考生在说话中缺乏正确的逻辑和连贯性。比如说,for what it’s worth, just for the record, speaking of which(whom), correct me if I am wrong, couldn’t be happier, by the way, out of curiosity,…
2010年雅思口语考试PART3…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在阅读、写作方面比较突出,听力和口语相对薄弱。而在面对雅思听力考试时,有些学生能够全部听懂,但就是作不出答案。这让备考的考生对雅思听力与众不同的出题方式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最后对雅思听力只能说一个字:难! 经过多年教学总结,老师把雅思备考学生的学习阶段总结为三种状态,并对这三种状态提出三种有效应对方法: 第一, 冰冻期状态。 这一阶段通常是雅思备考学生听说的艰难阶段,他们的词汇量普遍都只有2000个,老师形容这个阶段是考生开始备考雅思的噩梦期。 第二, 冰化期状态。 通常是考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复习备考后的英语积累阶段,在这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及听说能力会有一定提高,并为考前的冲刺打实基础。 第三, 春暖花开期状态。 这是雅思考生经过数月系统训练及艰苦磨练的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学员在词汇量、答题技巧等方面都有一个质的提高,考生会在这一阶段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在此阶段也是考生增强应考信心、培养应考技巧的最后阶段。 面对这三种不同状态,老师及时提醒考生要根据不同阶段特点制定不同的应变听力考试的方法: 第一, 题海战术。 对于“冰冻期”的噩梦,考生要在此阶段听至少三十套题,仔细研究、揣摩每一套题的出题精髓,总结雅思考试经常会出现的话题内容,如租房、生存、作业等等。如果能掌握这些话题规律,做熟三十套题,那么还没听题就可以大致猜对一半了。 第二, 泛听+英英转换。 多说多听多练,通过三十套题的不断磨砺,逐渐熟悉雅思听力的出题规律。泛听的同时准备好笔记簿,把听到的单词记下来,用英语转换这些单词。老师建议学生最好准备英英词典,习惯用英文思维去解释单词。 第三, 精听。 听写,这一阶段需要学员精听每一个文章段落及主要单词。每天选择十句话,把听到的每个单词都记下来,每天坚持做三十分钟的精听。
雅思口语技巧:第三部分避免冷场的答题
雅思口语第三部分的答题技巧是大家在备考雅思口语考试中一定要掌握的一项技能,雅思口语第三部分中由于题目的难度加大,经常会出现冷场的情况。下面就为大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个在雅思口语第三部分中避免冷场的高分技巧,大家可以参考。在雅思口语第三部分中,冷静、幽默的方式是避免冷场的最重要的技巧。西方人对人生似乎看得较开,他们遇到窘境下不了台时,也能泰然处之,甚至以自责或自贬的方式,一笑了之。 1. 例如:假如上司带着埋怨的口气说:You did not finish the work when you were supposed to.你该做完的工作而没有做完。下属也会冷静地说:Yes,I forgot. I need to make sure I remember it next time.是的,我忘了,下次我会记住。 2. 在遇到自己犯错时,也会说:I goofed it. 我做错了。 3. 在遇到自己笨手笨脚做不好一件事时,也会说:Gracious,I seem to be having a hard time. 嗳!我似乎困难重重! 4…
雅思口语锤炼语音语调的三个步骤
当雅思考试(IELTS, international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国际英语语言测试)于1989年登陆中国大陆时,当年全部考生57人。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2008年全中国大陆考生人数为26万人次。20年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但至少有一件事情还没有多少变化:中国学生的雅思口语分数。 可以说这是一个多少让中国人脸上挂不住的问题。2008年中国大陆雅思考生口语部分平均分5.25分,荣幸地超越了卡塔尔考生的口语平均分(5.26分),登上了全球雅思口语平均分最低的宝座。全球的最高平均分被德国考生摘走,为7.24分。实际上,卡塔尔考生的分数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其考生除了口语外的听力、阅读、写作的分数均低于5分,只有口语为5.26分。而中国学生的其他几个分项的平均分为听力5.50分,阅读5.70分,写作5.12分。有趣的现象是,口语、写作明显低于阅读、听力。 如果我们一定要用一个句子来形容英语口语之于中国学生的话,恐怕应该是“胸口永远的痛”。一直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中总是在摸索中前进,寻找一线希望来解决中国孩子的英语口语问题。似乎自中国学校的课堂引入英文课以来,口语总是我们心头的一片阴霾。 在英语培训界中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英语口语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它需要结合教师、学生、教材、词汇、句法、语音、语调、心理训练等各方面因素。上个月我在悉尼大学的一个学生写信告诉我,很感激我当时课堂上讲的英语学习方法。当时理解不太多,但到了澳洲之后,发现这的确是与真实的学习、生活的语言需求结合在一起的。雅思口语的系统之庞大,与其在国外生活、学习所需的语言技能的实用性是密不可分的。在国外的课堂中,中国学生的口语方面比较弱,故而适应起来往往比较缓慢、曲折而痛苦。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国内的学习中不得其法。 如果一定要剖析雅思口语学习的结构,笔者建议,其准备应当分为三个阶段: 语音语调的锤炼阶段 如同小提琴手刚刚学琴时,拉空弦、拉音阶都要拉上好几个月一样,基本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语音语调在雅思口语中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它名列四大评分标准之一,更重要的是,一旦因为语音不清,语调不对而导致考官无法听懂,则其他三项评分标准也就变为一纸空谈。 举例来说,中国学生常见的发音问题中,常有th音不咬舌的状况。比如,this这个单词念出来后,感觉像zis。虽说汉语中并没有咬舌的声音,但雅思考官的训练中自然包含这方面的针对训练,会很注意学生在这方面的欠缺。 各位都在电视节目中看过各种各样的外国人讲中文,能把音发得特别纯正的是很少的,感觉很像“大舌头”。那些说不太准的外国友人,虽然能让我们理解其所说的中文,但往往让人听得很痛苦,很纠结,总想帮助他把下半句说完。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带有浓重的本土口音去到国外学习生活时,外国友人们也往往觉得,能听懂,但沟通起来费劲。实际上,在出国以后,中国学生在对话中往往不会语音差到对方完全不能理解,但总是带有一些口音,让人感觉到说话不舒服。 忽视这个问题的代价是很大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35%左右是通过纯粹的语言内容,而有超过65%是通过语音、语调、肢体语言来实现的。21世纪是强调交流的世纪,信息代替金钱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倘若通过语言留给对方的是“未接受良好教育”的印象,将大大制约其人的学业及事业乃至生活的发展。我想任何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以后因为语音语调的问题受到别人的歧视。 除参加专业的英语培训机构的口语课程以外,建议学生寻找带有原版配音的英语教材来进行模仿。如新概念就是很好的模仿对象。具体操作方法是:仅寻找一篇文章,在不断听读的操作中,将每个句子的语音、语调、语速、断句、重音、弱读以及背后的情绪都全部模仿,并且自己录音,自己监听,不断修正。在条件允许时也建议寻找外教进行纠正。不过大多数中国学生和家长都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实际上模仿整句话远远比模仿单个单词重要的多。 词汇、句型的输入阶段 很多在中国的外教都容易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往往容易“无话可说”。这个现象的起因有很多,不过多数外教错觉性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学生太害羞。他们往往认为,只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开口说英语,则教师的任务就结束了。